网页无法加载

     

    洛阳城的气氛很热烈,不止是朝野官员纷纷上书,为刘辩歌功颂德,普通百姓也在街头巷角的议论。

    官军先是大败三羌,进驻冀城,接着是平定扬州,军心民心,士气大振。

    大汉中兴,已经在眼前了。

    几乎在短短时间,传遍了大汉朝,更向着大汉之外传播。

    还没到年底,尚书台就收到了十几封境外各族的信件,希望在明年能够朝奉大汉天子。

    建安五年,十二月底。

    刘辩坐在崇德殿内,接受了七个子女的拜年之后,便舒舒服服洗了个澡,半躺在软榻上,看着手里的《永汉诗词集》。

    窗外有隐约的鞭炮声,刘辩自得其乐,安安静静的看着。

    永汉以来,大汉各处的才子们,纷纷转向了‘新体诗’,各种诗文层出不穷,从乐府,诗经,离骚等演变而来的诗词,数不胜数,才子佳人无数。

    刘辩看的,是曹操写的《龟虽寿》:

    神龟虽寿,犹有竟时;

    腾蛇乘雾,终为土灰。

    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

    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

    盈缩之期,不但在天;

    养怡之福,可得永年。

    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